从提出争当全州“绿色排头兵”目标,到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从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的美好愿景……共和县在描绘绿色画卷、打造生态蓝图中,挥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建设天蓝水碧生态良好的美丽新共和 驾车行走在共和境内,沟沟洼洼、坡坡坎坎,处处绿意盎然,公路边林木成行、山沟里绿树成林、农户院落满院芬芳……绿色,正写在共和山川大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建设天蓝水碧、生态良好的和谐魅力新共和,一直是共和人的梦想,为了尽快实现这个“绿色梦”,全县上下已奋斗了很久。 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立县”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着眼长远,立足区域和产业特色,编制生态建设规划,为“绿色共和”建设描绘了壮丽蓝图。 “只要我们人人多栽一棵树,共和1.7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会多一份秀美。”共和县恰卜恰镇党委书记周加在今年5月份参加义务植树时深有感触地说。 在“绿色共和”建设中,共和县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2017年落实林业生态建设投资6553.58万元,计划实施人工造林23.24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 植树造林的力度不断加大,使得恰卜恰镇地区过去那种“风来尘土满街走,缺水少树秃山头”的景象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山坡初显绿、街头处处绿。 生态林业建设让共和县的山变绿,水变清。那么,如何把生态效益转化成更大的经济效益,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财富和实惠? 围绕“依托绿色,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知名旅游品牌基地;发展龙头企业,壮大绿色基地,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这一思路,共和县在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同时,根据人们追求环保、绿色、营养、健康的消费理念,主攻果蔬类、肉类、禽蛋类等绿色产品开发。 共和县旅游局副局长王炜心动地说:“是造林绿化的深入推进,带动了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带给了群众增收的希望。”
 宁可牺牲GDP 也要改善生态环境 这些年,共和县把环境保护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首要前提,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落实责任,加大投入,综合施策,强化监督,努力营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环境。 “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不动摇,做出了‘宁可牺牲GDP,也要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决定,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全县重要考核指标,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奖惩机制,严查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事,确保了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全面、扎实、有力、有序推进。”共和县副县长扎西说。 
一座城市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新陈代谢的速度和力度,折射着城市的生命力。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质量,更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发展。今年上半年,共和县环保林业局大力开展防治污染改善民生的工作。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投资3301万元设计生活污水处理厂;投资1.85亿元,在江西沟、黑马河、石乃亥三乡镇和湖东羊场建设4个生活垃圾填埋场和4座污水处理厂以及排污管网建设项目…… ——环境执法监察得到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12369”环保热线平台作用,建立健全了环境投诉受理、登记处理、事后监管的工作流程,通过开展工作,有力地提升了依法行政的能力。 ——生态功能区考核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一、二季度倒淌河、黑马河2个水域段面和县城TSP、PM10和SO2大气环境监测工作。 ——环保宣传教育公众认知度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大规模宣传环境保护活动,进一步倡导全民践行绿色生活,共享碧水蓝天的自觉行动。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草原牧歌欢唱……在通向天蓝水清的征程上,共和各族干部群众号角嘹亮,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