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至27日,记者从省国土资源厅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召开的“青海省共和—贵德地区干热岩勘查和开发利用研讨会”获悉,经专家组实地考察共和县恰卜恰镇干热岩勘查区的干热岩勘探井与干热岩岩心库,听取项目汇报,质询讨论,最终形成评审意见:首次在青海共和盆地钻获高温优质干热岩体,实现了我国干热岩勘查重大突破。 干热岩通常指埋藏在地下一定深度,是没有水或蒸汽的、致密不渗透的热岩体,温度在150℃以上,是一种可用于高温发电的清洁资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大地蕴藏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2011年以来,省国土资源厅安排实施“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中深层地热能勘查”等项目,开展前期研究和深浅结合的钻探研究。此后,通过聚热机制分析,共和盆地中北部被确定为干热岩寻找靶区。2013年6月,深孔正式开钻。2014年4月,在共和盆地地下2230米处首次钻获温度达153℃的干热岩。 据悉,此次在共和盆地钻获温度达200℃以上的干热岩,经初步测定最高温度可达236℃,再次刷新了钻获干热岩温度的新纪录。分析认为,共和盆地干热岩资源具有埋藏浅、温度高、规模大的特点。 专家组认为,本次工作基本查明了重点勘查区共和县恰卜恰干热岩体的空间分布、地质结构和热源机制,提出了以共和盆地为代表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干热岩形成的地质成因模式。由4眼干热岩勘探井控制的干热岩体面积约303平方千米。在共和盆地圈定出18处干热岩远景区,总面积达3092平方千米。同时,青海在干热岩勘查技术方法方面实现了重要创新。在高温、高硬度、高研磨性钻进及成井工艺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干热岩钻探的技术体系。专家组建议国家加强对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及开发利用研究,尽快推进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开发国家示范基地建设,积极促进青海干热岩资源的能源化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