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海南州在线

查看: 5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红色印记】巴曲河畔有条团结渠

[复制链接]

414

主题

419

帖子

203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18 12:30: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团结渠主干渠入渠口。

   这是一条生命渠,总长32公里,208条支渠,总灌溉面积近2700公顷,彻底解决了同德县巴沟乡14个行政自然村的人畜饮水和耕地灌溉问题;

这是一条幸福渠,通水35年来,共引水约10亿立方米,农业供水约8.8亿立方米,灌溉农田735万亩次,增产粮食2.1亿公斤,有力促进了同德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这是一条团结渠,近6000余名各民族群众同心同德,历时三年,在劳动实践中筑牢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
这是一条红旗渠,体现了共产党人在艰苦岁月里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以上率下、攻坚克难、干群一心的精神高度……
水渠连着水库,其脉交融;党心系着民心,其利断金。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团结渠故事,重温那段艰难困苦的修渠岁月,感受修渠岁月中孕育出伟大的民族团结精神。
同德县巴沟乡与兴海县曲什安镇隔黄河相望,这里耕地资源丰富、农牧业基础设施相对较好,这里民风纯朴,长期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但是由于巴沟乡的一半村庄都在山顶,全乡地形东高西低,海拔2680—3100米,尽管山谷下是奔腾不息的巴曲河,但村庄与河水之间的垂直落差有400多米,河水不会自己“爬坡”流到村里,这也导致了村民们祖祖辈辈“守着大河没水吃”,这是30多年前巴沟地区14个村庄各族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渴望
今年52岁的切太加是县水管所农牧和水利综合服务中心职工,他年少的时候,就跟着村庄里的父辈们一起在山上开渠,经历了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后来他参加工作,还是与这条团结渠紧紧联系在一起。一谈到“水”,他五味杂陈,眼看着黄河的一级支流巴曲河,当地村民却无法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人吃水都是个问题,更别说浇灌庄稼了。”切太加说。
作为同德县唯一的农业区,过去的巴沟乡由于缺水、干旱,粮食产量提不上去,靠天吃饭的日子很艰难,因为缺水,巴沟乡的农业多年跟在别人后面跑。“我们有土地,就是没有水,种不了庄稼,那时候亩产粮食都打不到200斤。”切太加说。
那时候,水是村民家最为珍贵的“家产”,哪怕是不干净的脏水,对当地村民来说也是无比的珍贵。
就要这样穷下去了吗?县委县政府始终关切着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开始谋划改变吃水难的状况,起初也拿了不少“引巴曲入巴沟”方案,想过用牛拉,用泵抽,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些方案都被否决了。
求变
站在巴沟乡平坦的土地上从远处望去,陡峭的山体带给你一股冰冷的寒意,让你内心哆嗦,不敢轻视它的存在。略有胆畏之人,都对它望而却步。
当地人民吃尽了缺水的苦头,面对困境没有顺从而是选择谋变——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把时钟拨到1973年,县委县政府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经过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要想引水入村,就得在一座座巍峨大山里、一道道悬崖绝壁上劈山开渠,勾画出了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未来。
然而,好事并不好办,真正办好,困难重重。当时不仅在技术、物质方面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大家对能否建成团结渠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人表示怀疑,有人甚至坚决反对。究竟是干还是不干,是大干还是小干,是自力更生,还是等、靠、要,从领导干部到群众,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县委县政府动员群众下定决心,无论困难有多大,也要把这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办好,因为绝大多数人认识到“引巴曲入巴沟”是一个关系当地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1973年的夏季,全乡6千多名民工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开赴主干渠第一线,正式拉开了工程的帷幕。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相信政府相信党”,“怕不怕?怕。干不干?干!”时隔35年,当年的凿渠队员们如今都已是耄耋老人,甚至很多人已经作古。每每提到这份坚定的初心,说起这句无畏的口号,他们的眼睛里都闪着年轻时的神采。
团结渠灌区始建于1973年,1976年建成运行,工程建设时期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经济困难、自然条件困难、技术支持也困难。整个工程建设除三材费用和主要建筑物所需技工工资及机械使用费由国家投资外,绝大部分由当地群众筹劳完成。
同德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邰忠东回忆,该工程当时属“三边”(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工程,这无疑造成了工程设计标准低,设计不完善,施工质量差等后遗症,给工程的正常运行留下缺陷和不便。“由于水泥沙石材料不够用,只能用木头、铁皮做引水坝”。
搬到巴曲河畔,卷起铺盖、背起锅碗、扛着铁锹,他们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工地上,成了最早的拓荒者、建设者。河堤上下,尘土飞扬,加油声叫好声响彻云宵;红旗招展,炮声隆隆,号角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党员干部们以乐观的心态、不变的初心、坚定的毅力,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一群最朴实的人,用最简单的工具创造出了人间奇迹。
在党员干部带领下,各族群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活力。缺少人力,妇女和老人接上去;运力不足,数千人排成长龙接力传递。为将一处处水源引往山间的村里,前赴后继的平凡英雄腰挂绳索,手持钢钎錾子,挂在一面面几十米高、刀削般的绝壁上,一锤一炮,硬生生开凿出涵洞与沟渠,为自己的家乡带来了流淌的希望。
圆梦
当年修渠人,如今的护渠人袁有彪走在水渠上回忆,当年热火朝天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14岁那年袁有彪亲自参与修建了一段水渠,跟着生产队出劳力挖渠,当时每天每人必须要挖够6米,由于年轻没有力气和技巧,当所有大人们都在吃中午饭的时候,年轻的袁有彪还在挥舞着铁锹在挖水渠。“当时修好的渠,一遇到冬天天气寒冷,将水渠冻硬,夏天一消融之后随着水流的冲刷,水渠就会出现很多缺口,所以修好渠之后的很多年内,年年治理年年坏,浪费水的情况十分严重。”袁有彪说。
巴沟乡上阿格村地形复杂,想要村里有水就得从山上修渠,山上施工很难,经过水利部门技术指导,设计渠面宽度等,终于修建了几条绕山而下的水渠。在位于山脚下的上卡力岗村修建了卡东提灌站,通过4条105米长的管道将提灌站的水抽到山上,经过26公里的支渠,浇灌班多、本龙、卡力岗等6个村1460多公顷的耕地。
距离团结渠通水已经过去了35个年头,但工程仍在继续。
1976年,长32.1千米的干渠通水;1991年,总长32.31公里的37条支渠陆续竣工;2001年开始大规模维护;2010年——2012年渠道加宽;2015年,工程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全面竣工。至此,以团结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25万亩;2017年——2018年,团结渠延伸到了巴沟乡偏远的加日亥村。
修建团结渠工程共削平了多少座山头,挖砌土石达多少万立方米已经无从查证,但是团结渠彻底改变了巴沟乡14个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传承
立下愚公志、创造新生活。各族群众用锄头铁锹一米一米挖出来的这条团结渠,被誉为同德县的生命渠、幸福渠、红旗渠,它是同德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友爱、甘于奉献的革命斗争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各族群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断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真实历史。
资料显示,团结渠通水35年来,共引水约10亿立方米,农业供水约8.8亿立方米,灌溉农田735万亩次,增产粮食2.1亿公斤,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团结渠的灌溉工程始终滋润着这片土地,与生态保护并重。“原来这些地方都没什么植被,现在已经种上树了,而且长势很好。”邰忠东指着灌区周边郁郁葱葱的林木向记者介绍,为改善水土流失、净化水质,团结渠所能灌溉到的地区,群众们都会自发的植树造林,并且将造林种草范围由灌区向周边推进,大幅提高了当地植被覆盖率。
今年41岁的上乃亥村村民薛成德利用村里水资源丰富、气候好的环境优势,种植青贮玉米。薛成德说,以前土地干旱,亩产只有350千克,现在团结渠修好了,土地湿润肥沃,亩产能达2000千克,一年近两万元的纯收入。
巴沟乡班多村的农民文强措,利用这两年乡村旅游的好时机,将自己家的2.67公顷土地全部流转之后,将自己家的房屋重新装修一下,当起了民宿老板。
上卡力岗村村民索南,找巴沟乡其他养殖户学习养殖技术,并且投资50万元,买了20头牛,发展养殖业。
这是最直接的效益,更大的效益是让更多的同德人民传承弘扬“团结渠”精神,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不畏艰险,凌霜傲雪。这种精神如渠里的水缓缓流下一般,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同德人民不断赋予团结渠精神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创造了青海藏区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同德模式”,描绘了同德儿女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脱贫攻坚壮丽画卷,实现了同德由贫困到脱贫再到小康的跨越式发展。
35年后的今天,团结渠仍然和它的精神一样,激励着同德各族人民感恩奋进。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有这么一些人,为了子孙后代的美好生活,不惜用汗水、鲜血和生命,在黄河岸边的大山里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诗篇……

文章来源于海南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